中文名称: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
刊物语言:中文
刊物规格:A4
主管单位:四川省教育厅
主办单位:四川省教育厅
创刊时间:1978
出版周期:双月刊
国内刊号:51-1772/R
国际刊号:2096-3351
邮发代号:
刊物定价:256.00元/年
出版地:四川
时间:2025-08-28 15:13:28
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
2025年8月,《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》发表挪威奥斯陆大学团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,追踪73,860名成年人33年(中位随访22.7年),发现全脂牛奶摄入量与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正相关。该研究是目前样本量最大、随访时间最长的乳制品与死亡率关联研究,为全球乳制品消费指南提供重要依据。
研究显示,与全脂牛奶摄入量最低组(<1杯/天)相比:
心血管死亡风险:摄入量最高组(≥6杯/天)增加7%(HR=1.07, 95%CI 0.99-1.16)
全因死亡风险:显著升高15%(HR=1.15, 95%CI 1.10-1.21)
剂量效应:每增加100g/d全脂牛奶摄入,全因死亡风险上升3%(HR=1.03, 95%CI 1.02-1.04)
低脂牛奶的保护作用:选择低脂牛奶(含半脱脂和脱脂)的人群,心血管死亡风险比全脂组降低7%-11%,用低脂替代全脂牛奶可使男性死亡风险降低31%,女性降低41%。
机制解析与争议探讨
饱和脂肪酸的双重影响
全脂牛奶中饱和脂肪酸(SFA)占总脂肪60%以上,主要通过升高LDL-C促进动脉粥样硬化。但牛奶脂肪球膜(MFGM)含有的磷脂、神经鞘磷脂等成分,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可减轻LDL-C升高[1]。这种矛盾可能解释为何PURE研究(13.5万人)发现每天2份乳制品(含全脂)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7% 相关。
研究分歧的关键因素
研究类型 | 结论差异 | 核心原因 |
挪威队列(2025) | 全脂牛奶↑→死亡风险↑ | 高摄入量(900ml/d)、北欧高乳制品饮食背景 |
中国农科院动物实验(2025) | 全脂牛奶→血脂改善 | 小鼠摄入剂量高(相当于人类2kg/d)、控制其他脂肪摄入 |
瑞典女性研究(2017) | 3杯/天全脂牛奶→死亡率↑93% | 未控制总能量摄入、依赖单次饮食问卷 |
临床实践建议
分人群饮用指南
普通成人:
控制总量:每日300-500ml,优先选择低脂牛奶
替代方案:用200g酸奶替代1杯牛奶,增加益生菌摄入
心血管高危人群(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):
选择脱脂牛奶,每日≤300ml
定期监测LDL-C(目标<2.6mmol/L)
避免全脂+高脂饮食组合(如牛奶配蛋糕、油炸食品)
特殊人群:
儿童(2-6岁):全脂牛奶300-400ml/d促进脑发育
孕妇:低脂高钙牛奶500ml/d满足钙需求
老年人:脱脂牛奶+钙剂预防骨质疏松
关键注意事项
1. 适量原则:WHO建议饱和脂肪<总能量10%(约22g/d,相当于700ml全脂牛奶)
2. 整体膳食:减少红肉、黄油摄入,抵消乳制品SFA影响
3. 加工方式:选择巴氏杀菌产品,避免高温破坏牛奶脂肪球膜活性成分
结论
2025年挪威前瞻性队列研究为全脂牛奶的心血管风险提供了新证据,但需结合剂量效应和个体差异解读。普通人群适量摄入低脂牛奶(300-500ml/d)是安全的,心血管高危者应选择脱脂产品。未来需更多跨人群研究验证乳制品类型与健康结局的因果关系,当前证据支持"适量、个体化"的乳制品消费原则。
参考文献:
[1] Hjerpsted JL, et al. Am J Clin Nutr. 2016;104:1581-9.
[2]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人民卫生出版社
[3] Dehghan M, et al. Lancet. 2018;391:584-594.